抹黑中国话术被揭穿!《纽约时报》评论区翻车
来源: 参考消息发布时间: 2022-01-22
一向抹黑中国上瘾的美媒《纽约时报》,因为最近的一篇报道,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反噬”。
而这波后续的最新进展颇令人意外:一位美国科学家选择站出来,用他严谨的治学精神,对《纽约时报》这篇报道进行了抽丝剥茧般的“显微镜式”解析,一层层揭开了这家老牌美媒的政治抹黑话术。
事情最初的起因,想必大家都关注了:1月13日,就在中国西安疫情逐渐缓和并走向尾声之际,《纽约时报》头版刊登记者袁莉写的一篇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用她惊人的傲慢和偏见,刻意放大西安艰难抗疫中的曲折和困难部分,将一座城市众志成城消灭病毒的付出,解读为“混乱与危机”,甚至将幕后公共卫生和医护人员比作纳粹大屠杀的主要组织者之一阿道夫·艾希曼——作者认为,这些人是中国数百万专心致志的抗疫工作执行者的典型代表。
文章发出后,很快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大型翻车”,无数中外网友涌进《纽约时报》及其作者袁莉发布和转发文章的评论区,表达愤怒和批评。
就在该报道引发诸多富有正义感的海外网友批评声浪的同时,前文所提到的那位美国科学家出场了。
曾就任于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的生理学和细胞神经科学专家约翰·沃尔什,在一篇最近发表于《亚洲时报》的文章中一针见血地指出,《纽约时报》之所以将中国卫生工作者比作阿道夫·艾希曼,背后是该报因中国抗疫成功而导致精神错乱下的“扭曲叙事”。
▲报道截图
文章中,约翰·沃尔什首先指出,将一场从数据上看来已经成功的抗疫行动与纳粹作关联是多么的荒谬:在拥有1300万人口的西安,抗击疫情的运动在0新冠死亡病例的情况下收尾,全部病例被限制在大约2000例。而艾希曼策划的纳粹大屠杀导致数百万犹太人丧生。
袁莉文章矛头直指的数百万医务工作者们,从疫情最初暴发至今,更是不知疲倦地承担起了开展大规模检测、追踪、隔离和疫苗接种、封控隔离生活保障等繁重劳动,正是由于他们的工作,中国最终将确诊病例总数控制在了约10万例。
事实上,就袁莉文章中所提及的部分事实,曾在四川成都生活和执教的彼得·赫斯勒(何伟)在2020年发表于《纽约客》周刊的一篇文章中也有过描述,只不过,他的描述,看上去导向的完全是另一种结论,一种与袁莉截然不同的结论。
赫斯勒在文中提到,当地一名官员表示,约90%的人赞同封锁措施,有些人会觉得不方便,想出去打麻将,但大多数人会遵守规则。
他同时为中国人的配合精神解释道:“在我看来,这一点也不夸张。这种绝对遵守是封锁措施最引人注目的特点之一,此外还有基层官员的献身精神。世卫组织也指出,中国人民对集体行动的坚定承诺,令遏制疫情成为可能。”
▲2022年1月20日,在河北石家庄新乐市街头,新乐市医院两名医务人员冒雪准备入户采集核酸。(视觉中国)
有趣的是,同样的事实素材,为何在不同叙述者笔下,能呈现出两种相去甚远的基调?
在约翰·沃尔什看来,这背后,《纽约时报》的袁莉如何运用素材、如何嫁接论点的写作方式值得研究。
沃尔什认为,《纽约时报》文章的网络版标题《中国铁腕病毒清零政策背后的百万“螺丝钉”》这一标题,就首先为报道设定了基调和目标。而接下来作者将之与艾希曼相提并论的论述是这样开始的:“政府得到了一大群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他们满怀热情地执行(动态清零)政策……西安的悲剧促使一些中国人质疑‘那些执行隔离规定的人怎么能这样做’。”
那么,西安到底发生了什么悲剧?作者在文章开头部分提到了三件事:首先是一名胸痛男子,他入院时被耽误了数小时,后来死于心脏病;第二,一名孕妇因新冠病毒检测结果过期而被推迟入院,她失去了胎儿;第三,一个年轻人违反封控规定,与保安发生争执。
当然,在沃尔什看来,前两起事件都是悲剧性的、不可接受的错误。第三起事件则很难判断。但他也同时指出:在一个有上千万人口的城市,面对德尔塔变异毒株导致致命疫情暴发的威胁,肯定会有一些错误。
在这三个故事的基础上,袁莉笔锋一转继续写道:“哲学家汉娜·阿伦特认为,纳粹大屠杀的主要组织者之一阿道夫·艾希曼是个普通人,他的动机来自为个人前途而不遗余力。”
她写道:“让中国知识分子感到吃惊的是,如此多的官员和平民——往往受到职业抱负或忠顺的驱使——愿意成为政策的推动者。”
看到这里,作者出神入化的“春秋笔法”,显然让沃尔什也不得不叹服。
“这些未指名道姓的‘知识分子’是谁?”沃尔什问道。
随后,他明确指出:毫无疑问的是,海内外有许多中国知识分子为中国应对疫情的方式感到自豪。
至此,沃尔什算是充分摸清了《纽约时报》的门道和伎俩:“这篇文章用标题以及一系列精心挑选的奇闻来设定基调。情绪要尽可能地达到惊人的程度,这一点很重要。要把最反常的例外情况写得像平常事那样。最后,在此基础上,假设这些奇闻具有代表性,然后得出牵强的结论。”
不过,沃尔什同时也注意到了另一个“亮点”,那就是报道发出后,许多网友都在评论中指出袁莉的论调毫无根据,甚至荒谬至极。这至少说明,“美国人并不像《纽约时报》编辑想的那样容易上当受骗”。
事实的确如此,无论是在《纽约时报》还是作者袁莉本人的社交媒体相关评论区,网友都纷纷指出,《纽约时报》和作者袁莉刻意将中国抗疫举措意识形态化,同时对美国抗疫失败之处闭口不谈,明显“双标”。有细心外国网友贴出西安和纽约两座城市的人口和自2021年12月初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感染病例及死亡数,并直言:有些人看不见真相,他们只是假装站在道德高地上。
▲美国都死了近百万了,还是有些人假装站在道德高地上。
▲西安人口1300万,陕西人口4000万,纽约人口900万,从2021年12月9日以来,陕西感染不到3000例,0死亡,而纽约所在的三州,感染2424844例,死亡5476……这就是作者眼中的“麻烦的封锁”和“灾难性噩梦”。
▲这篇报道非常令人震惊。如果没有采取封锁西安的后果会严重得多。不要再试图用猪耳朵做出钱包来了。用封锁措施保护人民跟“大屠杀”一点关系都没有,这个说法是严重的挑衅。
▲美国单因新冠就死了80万人了,很显然,清零政策救了中国人的病,而不是让他们没了命。
“这令人可喜,因为美国大众媒体每天对中国进行的妖魔化——不遗余力的《纽约时报》在这方面表现很突出——是冲突和战争的前奏。”沃尔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