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新中国的一座丰碑,由周恩来选址,毛泽东奠基!

来源: CCTV国家记忆时间: 2023-09-14

它是新中国的一座丰碑

正面镌刻着

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八个大字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背面是由毛泽东主席撰文

周恩来总理书写的150字碑文

它铭记着中华民族不惧牺牲的勇气与决绝

更是新中国红色经典艺术的不朽丰碑

它就是人民英雄纪念碑

图片

  这份珍藏于中央档案馆的珍贵文件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最后一天的会议记录,文件的第六项内容这样记载:“全体一致通过以本届全体会议名义设立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并亲往奠基”。

图片

  1949年9月30日的奠基仪式上,周恩来致辞,毛泽东主席亲自执锨铲土为纪念碑奠基。

图片

  人民英雄纪念碑立于天安门广场的中轴线上,北距天安门城楼约463米,南距正阳门城楼约440米。

  这个位置是由周恩来亲自选定的。对此,他解释道:天安门广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源地,有五四运动以来的革命传统。同时,这里是北京的中心,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国人民向往和世界人民敬仰的地方。

  图片

 图:《人民英雄纪念碑工程设计图纸》

  1952年8月1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天安门广场正式破土动工。为了让人民形象化理解碑文的内容,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决定以在纪念碑底座镶嵌浮雕的形式来展现,并确定了纪念碑的八个浮雕主题,分别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和《胜利渡长江》。

  为了深刻展现浮雕的历史内容,艾中信、李宗津、董希文、冯法祀、吴作人、王式廓、辛莽、彦涵等新中国知名美术家们投入到浮雕的创作中,先期进行画稿绘制。

  图片

  同时,委员会从中央美术学院选调了曾竹韶、王丙召、傅天仇、滑田友、王临乙、萧传玖、刘开渠7位知名雕塑家,华北军区也推荐了有着多年参军经历的雕塑家张松鹤参与进来。

图片

  浮雕创作过程中,时常伴随着争论,其中争议较大的是:浮雕中到底要不要出现著名的历史人物?比如,在《虎门销烟》线描稿上曾出现林则徐的形象,最终的浮雕中这个人物却消失了。

  实际上,对于浮雕上人物形象的选取,毛泽东主席曾提出每个情节的人物都以表现人民群众为主,体现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这个真理。所有干部都只雕刻到连级,不要把高级领导人刻在上面。

图片

  带着对人民英雄的无限敬仰,艺术大师们发挥毕生所长,精雕细琢每一个人物。他们通力合作,既发挥了个人风格又保持着高度的整体性,使得这块总长40.73米、雕刻有172个人物的连环浮雕成为了新中国美术史上城市雕塑的开篇巨作。

图片

  1958年4月22日,历经8年多的时间,凝结着无数人心血和期待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顺利竣工。

  5月1日,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北京50万人民群众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举行了隆重的揭幕仪式。

图片

  今天,在无数人的瞻仰中,人民英雄纪念碑始终守望着共和国的光荣与梦想,寄托着中国人民对无数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献身者的无尽追思与崇敬,这是所有中华儿女心中不朽的丰碑!

责任编辑: 吴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