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俘虏63名英军,“孤胆英雄”为何不报功……
来源: “CCTV国家记忆”微信公众号时间: 2024-03-19
雪马里战斗是志愿军第63军在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中,打得最漂亮的一仗。志愿军打掉了英军的王牌格罗斯特营1000多人。
然而,部队在清点俘虏时,却发现有63个英军俘虏没有人主动认领报功。这究竟又是怎么回事呢?是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让俘虏束手就擒的呢?
俘虏这63人的“孤胆英雄”名叫刘光子,1921年出生在内蒙古,25岁入伍参军。1951年初入朝作战,时任志愿军第63军第187师第561团1营2连班长。
1951年4月初,志愿军司令部认为敌人进占三八线以后还要继续北进,而且以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的可能性为大。4月6日,志愿军召开了党委扩大会议,决定抢在敌人登陆之前,志愿军实施反击战役。
雪马里,位于临津江南岸4公里处,地势偏高,可俯瞰周围的好几条重要公路,是揳在临津江南岸的一颗钉子。
刘光子他们要围歼的雪马里守敌,是英第29旅“皇家格罗斯特营”及配属炮连、迫击炮连、坦克分队约1000余人,实际上已是一个团的编制。
4月24日拂晓,围歼雪马里守敌的战斗打响。志愿军第187师采取正面攻击,多路迂回穿插,用较大兵力断敌退路的战法,将英第29旅“皇家格罗斯特营”死死地包围在雪马里地区。
“皇家格罗斯特营”陷入重围,美国空军直飞雪马里,给“皇家格罗斯特营”空投补给。
在飞机、炮火支援下,敌人以坦克引导,分三路向雪马里进攻,但都被刘光子所在第561团及兄弟部队以顽强的阻击击退。
4月25日上午8时,第187师向“皇家格罗斯特营”残部据守的高地发起攻击,一举切断他们的退路。
刘光子带领两名战士冲上一个小高地,隐蔽起来,监视山下的公路,防止敌人逃跑。不久后,他们发现八九个“皇家格罗斯特营”的士兵偷偷摸摸地钻进了树林。刘光子让两名战士做掩护,自己悄悄跟随。趁敌人不备之时,他将一颗手雷扔向敌群,并顺势向山下滚去。
看着漫山遍野黑压压一片的敌人,刘光子担心他们会反抗,端起枪就朝着天空扫了一梭子弹。
刘继霞 刘光子之女
“一班向左,二班向右,三班跟我冲!”他制造了一个氛围,给他们感觉是好像好多人。
敌人为保全性命,缴械投降。就这样,刘光子一个人押着长长的队伍往树林外走去。走出树林不远,两名战士上来接应,押着战俘返回部队。直到部队在清点俘虏时,才得知这63名英军俘虏是刘光子一人手持一把冲锋枪俘获的。
刘光子的战友陈忠秀,时任志愿军第63军第187师政治部文工团宣传员,多年后提起这段往事时回忆:“光子这个人从来没有好大喜功这个习惯,他是很平易近人,非常憨厚、耿直、实在这么一个同志。”
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雪马里战斗中,刘光子创下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单兵单次俘虏敌人最多的纪录。1951年底,志愿军司令部授予刘光子“孤胆英雄”荣誉称号,并记一等功。1952年,刘光子荣获朝鲜“十级战士勋章”和“二级孤胆英雄”称号。
图:作家魏巍与刘光子等第63军英雄合影
70多年前
刘光子等志愿军战士
雄赳赳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没有他们
就没有我们今天安宁的生活
向这些伟大的英雄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