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视角理解把握新质生产力

来源: 解放军报时间: 2024-04-19

  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核心理论之一,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基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首要任务,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任务。新质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凝结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领导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邃理论洞见和丰富实践经验,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实践性、发展性和时代性。

  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强调,发展是一个普遍的、永恒的过程,是事物内部矛盾的运动和变化。生产力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党的二十大把“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马克思认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传统生产力推动的经济增长是依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等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的水平型扩张,而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由此可见,实现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的转化,既是从多因素、多层次、多方面破解发展难题的迫切需求,也是因应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而衍生出生产力新质态的现实路径。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生产力包含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大要素,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将“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以创新为核心动力的新质生产力要求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特别是通过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进而催生出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以改革创新为基本方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观点。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课题。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式现代化是生产力的现代化,也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的现代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优化组合中,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通过经济和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卡点”“堵点”,以改革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等全要素活力,推动各类先进优质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发展新质生产力。辩证唯物主义从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出发,揭示了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等世界运行的基本规律。新质生产力理念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实践和新发展,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一般规律和原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核心要义在于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客观实际出发,统筹规划、系统推进,在新与旧、量与质、主与次的辩证统一中,实现生产力的新生、质变和跃升。在新与旧的转换中激发发展动能。新质生产力的起点在“新”,它是在传统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由生产力要素质的提升而呈现出的更为先进的生产力质态。要求及时将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实现新旧生产力对立统一和有序换挡,进而实现生产力的全面提升和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在量与质的融通中提升发展质效。新质生产力的锚点在“质”,是注重质量、追求品质、更为优质的“质”。质的提升为量的增长提供持续动力,量的增长为质的提升提供重要基础。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立足经济和科技客观实际,正确把握发展形势、方法和路径,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在量与质的转化中提升发展质效。在主与次的协同中优化发展结构。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的发展和改革任务,要善于利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辩证做好局部和整体、主要和次要、当前和长远的统筹谋划。在横向布局上,要基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农业强国等战略任务,科学布局科技和产业创新。在纵向推进中,要构建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新机制,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各环节的结构调整和各领域的改革创新,有序激发生产要素活力。(张 运 刘 佳)

责任编辑: 周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