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会议为何选在5月5日召开?有深意!

来源: “CCTV国家记忆”微信公众号时间: 2024-05-07

  广州东园,一个凝聚了中国近代史诸多记忆的地方。“团一大”纪念雕塑矗立在那里,见证了一个庄严的历史时刻。

图片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广州东园。

  102年前的5月,25名意气风发的热血青年从全国各地,秘密来到东园。他们代表上海、长沙、武昌等15个地方团组织约5000名团员,计划在这里召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图片

  1922年5月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

  这份中央档案馆保存的签到簿上留下了蔡和森、俞秀松、王振翼、施存统、张太雷、姚达朝、郑雪塘、黄台、张光等人的签名。

图片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来宾及代表签到簿。现珍藏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25位年轻的代表,平均年龄不到27岁,最小的只有17岁。

  中共中央局书记陈独秀、青年国际代表出席并指导了会议。同时还有来宾以及参加全国劳动大会的代表共1500多人出席了开幕式。

图片

  开幕的日子是代表们精心选择的,因为这一天是马克思诞辰纪念日。为了强调青年团信仰马克思主义,表达一份敬意和传承的决心,代表大会特意赶在5月5日召开。

图片

  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历史档案馆内的中文原始档案,详细记录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及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的会议记录。

  报告包括青年团一大的筹备会议、开幕式、正式会议以及执行委员会的会议记录,也包括开幕式上各位代表的演讲稿。

图片

  “现在宣告开会,请奏乐。”

  “我们中国现在还没有社会革命的歌,所以请诸君三呼‘社会革命万岁’罢”。

图片

  “社会主义青年团就是根据马克思的学说而成立”。

  大会一共开了6天,举行了8次会议。5月10日晚,与会代表通过认真讨论,通过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等文件。

  团的纲领确定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中国无产阶级的组织”,它的最终奋斗目标是为在中国建立“一切生产工具归收公有和禁止不劳而食的初期共产主义社会”。大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第一次明确地提出“铲除武人政治和国际资本帝国主义的压迫”。

  当晚,大会还讨论通过了其他几项决议,并一致同意加入青年共产国际。

图片

  大会最后一项议程是选举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选举,高尚德(君宇)、施存统、张椿年(即张太雷)、蔡和森、俞秀松当选为团中央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

图片

  5月11日,团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施存统被推选为书记,团机关报《先驱》的编辑由蔡和森担任。

图片

  至此,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已实现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完全统一,已真正成为纲领明确的、全国性的先进青年组织。从此,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青年运动中,成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责任编辑: 李亚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