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五度”加强军事治理
来源: 学习时报时间: 2025-11-06
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全面加强军事治理”,是我们党治军理念和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是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战略要求。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推进军事治理现代化,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军事治理不仅贯穿部队战建备一体化进程,而且彰显资源整合、战略规划、体系优化、效能增益职能,实现军事治理科学良性发展,需聚力“五度”久久为功。
第一,就军事治理的构成要素与流转形式而言,持续细化军事治理工作“颗粒度”。
精密统筹上下同向发力。军事治理注重顶层设计,能较好贯彻决策者意志,体现宏观规划设计,兼顾各种因素,平衡各方利益。注重基层实践,则更能凸显底层对于先进战斗力的滋养和供给。在军事治理体系推进中,处理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关系要算总账、算长远账,顶层设计需要明确方向、基础牢固方能行稳致远。
精细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军事治理除了运用行政管理权力外,还需要运用具有底层导向作用的民主、法治、文化和风俗习惯等。广大官兵对军事治理负有重要责任和泛在义务,需要综合运用行政管理权力、基层民主、法治文化和风俗习惯等加以细致规范、细密导引,以利形成多元主体良性合作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军事治理活力和动力。
精确把控过程环节运行。军事治理对外承接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局,对内涉及国防和军队战建备一体化军事斗争准备统筹规划诸多环节。如何深层次多领域发挥军事治理效能,既要针对治理过程开展环节性或节点性精准调控,还要针对治理对象实施历时性或共时性把握。
第二,就军事治理保持各要素之间的关联与互动而言,突出强化军事治理工作“耦合度”。
融入国家治理全局。绘就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新蓝图离不开军事治理这块拼图。要对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军事治理理论与实践体系,借助国家治理既有模式推动军事治理落地生根,实现军事治理与国家治理建设要素流转互通、方式融合。
融通部队内部诸元。部队内部诸元是军事治理最主要的受力方和承重点,也是军事治理最主要的发力点和支撑点。要着眼部队组织指挥、人员培训管理、日常秩序运维等方面,注重横向布局、纵向整合,既要合理机构建制、科学划分配置内部权力,又要立足部队战建备各要素,全过程全链条全流程顺畅指挥协调运转机制。
融汇军地关联部门。军事治理需要社会参与提供结构性经验,既要加强战略引领,统筹确立军地整体前进目标,在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能力建设与和平稳定中寻求平衡,又要注重改革创新,通过资源、技术、人才等要素的调整与配置,通过体制机制互联互通、政策制度兼容配合,开创军地协同治理新路径。
第三,就军事治理的推进程度与方向目标来说,注重提升军事治理工作“精准度”。
精准把握主体。军事治理主体履行主要职能,发挥主导作用,决定军事治理的发展方向和治理成效。坚持党对军事治理的绝对领导,确保军事治理始终朝着正确方向迈进,既要发挥各级党组织理顺治理关系、消除治理卡堵的主体作用,又要畅通广大官兵参与军事治理的全过程民主渠道,赋予广大官兵参与、遵行、厉行治理的主观能动性。
精准掌握内容。注重把握军事治理各要素共时一体推进,坚持多元主体协同发力。注重把握领域场域协调联动,突出抓好军事治理的资源整合、战略调控、体系优化和功能发挥。注重把握权力责任区隔与权利义务界分,抓好权责一致与放权赋能,破解堵塞专职治理与人本治理横向关联、纵向贯通的梗阻淤堵。
精准推进实施。综合运用引导、对话、协商、协调等方式,精准实施跨域治理、联合治理,着力解决不同治理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纠纷。注重逆向溯源,善于对治理对象进行成因回溯、诱因矫正,精准实施前置治理、预先治理,消弭影响推进治理的各种潜隐诱因和前置问题。
第四,就军事治理的构成因子而言,提高军事治理工作“加速度”。
坚定目标方向。针对军事智能化下军事治理认知负担和决策复杂度日益加重的现实,要廓清认知迷雾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科学论证、慎重决策,合理设定军事治理目标。理性看待世界军事治理热点难点,扭住战斗力标准不动摇,推动治理效能产生叠加效应。
科学调配组织结构。着眼部队规模结构和力量体系调整,紧盯未来战争制胜机理变革,精兵简员、精干高效编配组织结构,力求取得“四两拨千斤”效果。扭住军事作战需求牵引,聚焦战争战场战役战术科学编组力量诸元,不断深化军事治理作战成效及作战能量积累,进一步提升军事治理的战斗力贡献率、转化率。
持续优化流程链路。全面加强军事治理是通过更科学合理的军事资源调配,加强过程管理,追求更高军队战斗力产出率的过程。不断改进工作流程,有效缩短运行周期,减少浪费损耗、提高治理资源利用率。探寻最优治理链网,瞄准信息化智能化战争加速演进,削减治理层级,优化治理链路,进一步聚优治理力量,形成贯通高效、灵活机动、稳定可靠的治理链网。
第五,保证军事治理工作“致效度”,重在通过制度体系优化、执行机制完善助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重构重塑。
强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优势是军事治理致效度的底层逻辑和实践支撑,属于军事治理工作核心中的核心。既要审视军事治理理念的政治性与政略性问题,还要检视谋划设计军事治理体系的政治摆位、政治把握问题,确保军事治理全过程、全要素、全流程都处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
提升军队战斗力。新时期军队战斗力经由科技、战争、对手之变的泛在形塑后,客观需要人与武器的交互由过去注重历时性管理迭代变革为共时性全维治理。既要综合评判军事治理思维理念、资源调控、政策制度、权责界面、业务流程等要素中的战斗力因子,又要省察军事治理相关构成要素在作战链中的运行、流转及交互作用费效比,确保把一切工作都聚焦战斗力、服务战斗力,尽快形成战斗力生成与提升的新范式与新模式。
全面推动军队法治化。军事法治需要通过军事治理将军事良法转化为军事善治,而军事治理则需要依靠军事法治引领规范固化军事治理演进及相关成果。评估军事治理对军队法治化的推动效能,既要强调军事治理的法治轨道良性运行和法治遵循实践逻辑,又要注重发挥军事治理约束公权运行、规范私权边界的“以治强法”功效,在培塑全军官兵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维的同时,促进军队法治化高质量跃升式发展。
